3、忽視人性化設計
很多濱水公園設計更為注重對基礎設施、綠化設計、景觀等因素進行考慮,往往忽視了人的行為因素和心理因索,不能很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
4、缺乏整體性、與周邊聯系較弱
在對城市濱水公園景觀VI設計的研究中發現,有些濱水公園景觀的設計缺乏整體性,沒有對既有的基礎設施、交通條件、人文歷史等因素進行統計與總結,致使濱水公園絮觀與周邊的聯系性不強,周邊的交通條件較弱,從而形成濱水公園開發后人煙稀少,利用率不高,居民與濱水公園景觀在很大程度上相對隔離的狀態。
5、對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體現不足
濱水公園景觀作為一個城市中公共開放性的地帶,是體現一個城市地域持征、地方文化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標志之一。但是,隨著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與過度追求現代化,許多城市濱水公園景觀的VI設計趨向模式化,對城市地域性特色的體現也正在逐漸減弱,城市的歷史與文脈無法得到繼成與延續,空間的可識別性變弱。
三、城市濱水公園景觀VI設計的改進策略
1、注重功能的設定與合理劃分
在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的前提下,應根據濱水景觀的各個區域特征、整體設計的主題等對濱水公園進行功能區域的合理劃分,做到更好地進行因地制宜。劃分應主要根據現有的環境狀況、各個區域的功能設定、區域活動的性質、活動人群的層次等多種要索,井應更加注重名個分區之間相互的關聯性。
2、生態環境與人工景觀的有機結合
濱水空間是人與自然聯系的樞紐,處于過渡區域。因此,在對濱水公園景觀的VI設計與開發建設上應盡全保護地域的自然生態景觀,尊重自然,加強濱水景觀與自然生態的和諧性與聯系性,使生態環境與人工景觀有機結合。例如:構建濕地生態循環系統,通過水景處理手法的多樣化營造與水質的維護相結合,同時呼吁政府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引導采取積極措施。(圖3)
3、注重人性化設計,加強人的參與性
濱水公園整體環境創造上應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環境景觀特征,加強人的參與性與可達性,展現舒適和諧的濱水公園景觀環境。城市濱水景觀VI設計的服務對象是城市中的人,因此考慮“人”的因素,必然是整個濱水公園景觀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城市濱水景觀設計必須要以人為本,全面分析人的心理特點與行為特征,并將人的行為特點與心理特征充分注入到城市的濱水景觀設計中去,全方位地解讀與分析各個年齡段人群的不同層次需求。營造和諧的城市濱水景觀最重要的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提高濱水景觀的服務性、參與性、趣味性。
(1)服務性:是指濱水公園景觀環境中不僅要有水景、花草樹木以外,還應該更多配置一些必要的服務性設施,以供人們休息。同時,濱水景觀的設計上要全方位考慮不同使用者的活動需要。
(2)參與性:是指濱水景觀中不能只有可供欣賞的美景,還應該有可供參與的活動設施與活動項目。(圖4)
(3)趣昧性:是指在濱水景觀的布置上要增添一些富有情趣的內容,來增添濱水景觀的美感與吸引力。例如在今年中國羊年到來之際,英國倫教還在舉行以“小羊肖恩在倫敦“的主題游活動,肖恩羊是英國動畫電影《小羊肖恩》的形象,據悉當時這個藝術展在倫敦個地標性建筑前樹立有60多座肖恩羊的塑像,游客可同時縱覽倫敦全貌,還可以用從未體驗過的方式領略倫敦全城的景觀,大大增添了當地的風貌。
4、構建周邊整體性,加強交通聯系
濱水公園景觀的設計上應更加考慮與注重與周邊的聯系,加強周邊交通路網,良好的交通是市民和游客在公園進行游憩休閑活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周邊交通條件一方面保證居民可以欣賞到豐富的濱水景觀,另一方面也使得居民們很大程度上擺脫了相對隔離的狀態,增進了市民之間的交往活動。
5、注重對歷史遺跡的保護與傳承
在進行現代濱水公園景觀的設計時,不能脫離當地原有的歷史與文化特色,應充分繼承和保護歷史遺跡,將歷史遺跡文化與現代的濱水景觀有機結合,使入們感受到歷史文化氣息與遺跡,使歷史遺跡與之相適應的空間相結合,進一步體現現代城市濱水公園景觀的特色。同時通過用現代的設計方法展示歷史文化,可以更好地保護與更新城市歷史文化,傳承風俗民情,突出濱水公園環境特色,使現代城市的濱水公園景觀既具歷史文化,又能彰顯現代城市的魅力,為城市注入活力與生機。
四、結論
城市濱水地帶不僅是作為城市物質景觀特色的集中表現區域,更是城市生活景觀特色的集中表現區域。城市景觀具有高品質的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的資源潛質,對提高城市的居住環境,為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
提供了多方面活動空間,使人與自然環境之間達到和諧、平衡的發展。
本文期望借助對城市濱水公園景觀北京VI設計的分析和探討,找出人們期望并適合人們進行戶外休閑娛樂消遣的城市濱水公園景觀環境,從而更好地滿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活動等需求,對提高城市濱水空間環境的人文建設和精神面貌起到了更好的堆動作用。